昨日零时,我市油价再次上调。90号汽油价格由原先的4.21元''升调至4.61元''升(添加清洁剂后,下同);93号汽油从4.47元''升涨至4.90元''升;97号汽油从4.72元''升调至5.17元3升;98号汽油从5元3升上调至5.65元3升;0号柴油从4.24元3升上调至4.70元3升。此次汽油、柴油价格双双涨价,离上次的调价还不到两个月,而幅度却大大高于前几次涨幅。
之前,有消息透露,温州开始酝酿出租车、公交车、短途客运等营运车辆运价调整方案,不日将为此举行听证会,以确定出租车的具体运价。
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处长陈丽丽向记者透露:“市发改委将在近日举行新闻通报会,主要针对出租车调价问题。”她还告诉记者,适时疏导出租车价格矛盾,一方面考虑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,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温州的实际。如果出租车费涨价,只会是微调。
“出租车费要涨价”的呼声一出,马上成为温州市民普遍关注的一大焦点。
司机忧喜参半
近几年来,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,出租车营运成本自然增加,出租车司机收入大量“缩水”,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山东籍在温州开出租车的胡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他说四五年前他每天花80多元的油费,一个月能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,但是如今一天同样花80多元的油费,一个月仅有一千来块钱收入。“主要是油价贵,生意差,一天载不到几个客人,”他这样说。
也有人形象地比喻,过去花100元钱能把油表(油表显示为扇形)加成很大一把扇子,而如今,同样的钱只能把扇子打开一半了。
记者近日在坐出租车过程中发现,相当一部分驾驶员是新接过来开的。来自安徽的李师傅说自己原先在黄岩开出租车,这边老乡去电话说温州很多出租车司机转行了,叫他来看看。李师傅一周前刚到温州,马上就有车等他了。“很多时候我会停在车站、码头附近候客,油费不便宜,不能空车乱跑啊。”
记者另从中石化温州分公司商业客户部了解到,今年以来,温州油价已经进行了几次调整,目前出租车普遍使用的90号高标准清洁汽油价格每升已达到4.61元。而据出租车司机反映,4年前,这样的汽油才每升3元左右。
目前,对于车费调价,出租车司机的态度可谓是忧喜参半。很多出租车司机对涨价持乐观态度,认为是解决困境的好办法。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,记者发现亦有不少司机对涨价表现出担忧。“涨价不一定就是好事,如果顾客接受不了,大家都跑去坐公共汽车,你说这生意还会好得起来吗?”永嘉籍在市区开出租车的周朝这样说。
部分司机认为,出租车费涨价务必要保证车主收的租金不涨价,如果一方面是出租车费涨价,一方面是车主跟着提高租金,那么最终受益的仅仅是车主,而对辛劳的司机来说无济于事。
少数司机还发表了涨价不如降价的观点。来自河南籍在温开出租车的司机黄师傅就有自己的想法,“涨价不如降价,如果出租车的起步价降为每2公里5元钱,相信生意会大有改观。”
市民看法各异
出租车要涨价,是不是意味着市民将从腰包里拿出更多的钱为此埋单?连日来,记者采访了一些经常“打的”的市民,听取了他们对此的观点和意见。
在媒体工作的林小姐认为,温州出租车的收费价位在同等城市已经算高了,如果因为燃油涨价影响出租车司机的收入,而把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这显然不合情理而且很难让人接受。她表示,如果出租车调价,她会尽量选择公交车出行。“出租车司机最大的负担并不是油价上涨,而是居高不下的租金,要减轻他们的负担,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车主把租金降下来。”
而在市区火车站附近经商的仇剑升也有一番自己的观点。他认为,温州出租车起步价本已偏高,提价势必会引起更多市民的抵触情绪,出租车司机要避开燃油涨价带来的困局,应该实行内部消化,节约成本。出租车节约成本其实有很多办法,譬如在车内安装节油器或者引进像石油气之类更加经济实惠的燃料,这些都是解决困难、增加收入的办法。
当然,也有市民对出租车涨价持认同意见。浙江金克明律师事务所叶小华律师一年打车的费用不下7000元,他觉得出租车涨价是正常的市场行为,燃料上涨加重了出租车司机的经营成本,出租车司机目前的收入确实不尽如人意,所以适当的涨价还是可以理解的,关键是出租车调价涉及大众的利益,有关部门要按照法律程序办事,制定一个科学、合理的价格出来。
记者又对20名市民进行随机调查,结果发现,其中七成市民对出租车涨价持不赞同的意见,只有两成市民对出租车涨价表示认同,还有一成市民对出租车涨价持无所谓态度。
最好由三方一起“埋单”
市公路运管处处长杨作军告诉记者,适当的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是有益的。由于高油价使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断减少,造成出租车从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,结果导致出现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差、从业人员素质低等一系列问题,这些都和出租车从业人员队伍无法稳定有关,如果任其发展,只会导致恶性循环。
杨作军认为,价格调整的好处,一是可以让出租车装备硬件跟上去,促进车辆更新换代;二是通过价格调整,不仅能稳定出租车从业人员队伍,而且服务质量也会随之提高。
我市社会学学者茆永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在西方一些国家,出租车属于公共产品范畴,其经营上出现困难,一律由政府埋单。在中国,出租车并不在公共产品这个行列之内,但事实上,随着城市的发展,出租车已经发挥了“半个公交车”的作用,如果要顾及大众的利益,政府部门应该借鉴西方社会的经验,即在城市里限制私家车,鼓励老百姓多坐公共汽车和出租车。
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基于出租车行业的特殊性,为油价上涨埋单的不能只是消费者,而应该由三方负担,即车主租金“降一点”,公共财政“贴一点”,乘客“掏一点”。“如果真正能做到三方一起埋单的话,相信群众对此也不会有异议了。”茆永福这样说。
来源:温州都市报 ■本报记者 蓝盾 |